佛告慈氏:[善男子!若心掉举?或恐掉举时?诸可厌法作意!即彼无间心作意?是名止相。
若心浮沉,或恐浮沉时,诸可欣法作意,即彼心相作意,是名举相。
若於一向止道,或於一向观道,或於双运转道?二随烦恼所W染时,诸无功用作意,及心任转中,所有作意,是名舍相。]22
老伯说:[如果即於一切法相都无作意,领受观察!
是名无寻无伺三摩地。
若有寻求止观者?
是名有寻有伺三摩地。
若有伺察止观者?是名无寻唯伺三摩地。
若缘总法止观者?是名无寻无伺三摩地。
慈氏又问:什麽是止相?什麽是举相?什麽是舍相?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