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话本子品质一般,裴如玉觉着人家写的不好,他还自己换个名儿写过好的,在坊间也是大大有名。这事儿裴如玉没宣传过,但就是给人知道也不跌份,百年前一位名相苏相,年轻时就爱写话本子,如今犹在传唱的《紫金传》就是苏相所书。
裴如玉主要是低调,他爱写就写了。
所以,穆安之彼时喜兵法,该读的书他也读了。
只是,彼时年少,未曾当年栽下的种子,如今一场春雨便开始生根发芽抽出嫩嫩的枝条。
也许,这便是学识的妙处。
陆侯这课堂,北疆军里的几位大将也来听过,不过,纪将军等人来过一回就不来了,陆侯讲的这些,他们早听过。
说来陆侯真乃心胸过人,陆侯的兵法传自睿侯,睿侯是受老国公的指点。那不是普通的指点,柳家世代将兵,人家的兵法是历代先人积累,祖传兵书就有十二卷,老国公是把一整套兵书传给睿侯的,睿侯自己名将之资,在这十二套兵书上又添了自己戎马一生的心得记录,如此便汇总成了十三卷。
陆侯从来不掖着藏着,手下将领看谁有不足,他就指点一二,再赠两卷兵书什么的。学呗,做大将军之人,谁还怕手下将军太有本事不成?
这也是陆侯在北疆军中威望极高的原因,这年头,学了人家的兵书,就相当于有师徒之实。
说着就到了祭天地祖宗的日子,穆安之身为就藩的藩王,还是第一次大祭,自然办的颇是排场。新伊城的官员,凡五品以上的,都要跟随亲王殿下去行祭礼。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