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海涛跑过去,拦到那个学生模样的大男孩面前。这个大男孩,十五六岁。钱海涛问他会不会普通话。大男孩点头。钱海涛就把自己来这的目的,简要的说了,想请这个大男孩耽误一会时间,帮着做个翻译。还好。这个学生模样的大男孩,爽快的同意了。再次来到老人家面前。大男孩把老人家说的话翻译成普通话。钱海涛这就听明白了。老人家听钱海涛说了张招娣的事情,表示很同情,却没有办法提供帮助。家中三代人,就住这点大的地方,张招娣的孩子来了后,没地方住,玩的地方,就更是没有。可能是怕钱海涛不相信,老太太站起来,引了客人进屋。当翻译的大男孩也跟进了屋。这点大的房子,住了三代人。进门的上方有一个架子,上面是一张铺,上去恐怕就不能翻身的。这让钱海涛很是吃惊,在这样的大城市里还有这样居住的。即使这样的一个境况,钱海涛还是觉得老人家有些冷漠。地方再小,容纳瑶瑶的地方应该有吧。老人家看出钱海涛的疑惑,就说,“事情到了这一步,我也不想隐瞒什么了。”
这就有了所谓竹筒倒豆子一说,老人家告诉,张招娣不是他们的亲生女儿。是当初,过大年,开了门,门口有一个小包袱,打开,里面是一个小女孩,看样子,生下来才一个多月。当时,他们家还没有孩子,结婚有几年了,没有生育。这样,就把张招娣收留下来,当成自己的女儿抚养。过了两年,他们有了自己的孩子,是个男孩。这时,想把张招娣送走,却没处可以送。再说,养了两年,有了些感情。就这样,张招娣继续在他们家呆下去了。他们家也给张招娣上了学。到了那年,下放。张招娣就被下放到了内地。钱海涛听明白了,身上的血有向上涌动的感觉。立马的,他就有了联想,瑶瑶的肤色问题,应该算是有答案了。离开时,老人家叮嘱钱海涛,这段事,不要说给张招娣听。钱海涛理解,老人家还是为张招娣考虑了。怕张招娣听到这一说,一时接受不了,精神会受到打击。钱海涛答应,不告诉,也要老人家,这件事,不要再对其他人说。谢过了帮忙的大男孩,钱海涛回旅社。这个时候,钱海涛的心情,十分的沉重。他这才理解,张招娣这么多年,为什么没有回来过。钱海涛突然又有些激动,身上的血再次的往头上涌。难道,张招娣祖上,有一脉,是正宗的外国人?想到这里,钱海涛两只手不停的搓着。同事也就没话好说,有这么一个话题,也就扯上了,又问:“这个老乡做什么的?”
钱海涛调侃,“反正不是做业务的。”
同事笑了,说:“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跟你是不是般配。”
钱海涛笑了,说:“行啊。你可真的会联想。他是个男的。”
“哦。是个男的。那就没戏了。”
钱海涛岔开了话题,问了一些这个采购员家里的事。老婆是哪里人,孩子上学的成绩是不是好。两个人虽然同在一个厂,毕竟以前没有多少来往,彼此的情况不是很了解。有这样的机会,也就可以相互问一问了。或许,这一趟的出差,就让两个人成为朋友。说到自家的事情,这个同事,有了兴致。可以看出来,他对自己的家庭还是很满意的。回厂后,钱海涛去到张招娣家。张招娣立马就问家里人可好。钱海涛说:“都很好。就是地方太小了。我去,坐张板凳的地方也没有。”
其实,这是钱海涛的夸张之说。他是坐着和老人家聊天的。钱海涛把一大袋子东西放到桌子上,说:“这些,全是你家人给你捎来的。”
瑶瑶跑过来,要钱海涛抱。钱海涛抱起瑶瑶,用一只空出来的手,打开大的布袋。张招娣看钱海涛这样弄不方便,就过来,打开了布袋。钱海涛从里面拿出牛乃粉,袋子装的,还有麦乳精,大白兔乃糖,红糖。这些东西,是钱海涛请那边厂里的人帮忙买的。那边的人,也乐于帮钱海涛办这个事。那个人可是说了,钱海涛这样的朋友,他是要交的。至于钱吗,当然是钱海涛自己的。张招娣看到这么多的东西,眼泪汪汪的,像是看见了家人,看见了亲人。钱海涛看到张招娣流眼泪,心里酸到了不行。他赶紧到了室外,貌似要出去抽香烟。其实,钱海涛是受不了。他了解到张招娣的身世后,现在,面对的又是这样一个被他欺骗了的场面,心里可谓是五味杂陈。心里酸酸的,怪难受的。在外面抽了一支香烟,丢了烟头。叹息一声,钱海涛进到屋里。钱海涛到外面去了这个时间里,张招娣收拾了带来的东西,归放好了。看进钱海涛进来了,张招娣抓了一把乃糖,硬是塞到对方手里。“拿着。你为我跑了这一趟,辛苦了。我没什么感谢你,吃一把大白兔,应该的吧。”
钱海涛只好收下了他买来的乃糖。雷小薇回来了。看见钱海涛回来,雷小薇很开心。“钱海涛。跑了一趟大码头,有没有带什么好吃的回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