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宁揣着被房东阿姨激发出来的灵感,背着相机走向了大街小巷。
她去了超市,仔细观察着身边人的动作,交谈的话语,许多人嘴里都提到了中秋节一事。
几个阿姨聚集在一起,看起来是在说些家常,但仔细一听,往往令人心酸。
超市买米的柜台旁边,三个大约五十几岁的阿姨站在一起挑选米,一边说话。
“老齐,你闺女中秋回来吗?”
被称为老齐的女人苦笑一声:“不回来了,她谈了个外地的男朋友,我说了句太远了,她就跟我闹别扭了,消息都不回了,更别说回家来了。”
另外两个阿姨唏嘘:“你家楠楠之前不是这样的,怎么谈了恋爱就不懂事了?”
老齐勉强笑着,却失落的很:“我也不是嫌弃那男孩儿家里远,主要是担心着她将来万一在婆家遇上什么困难,你说我们当父母的看不见够不着的,心里难受。唉,我不管她回来不回来,反正啊,我把这吃的准备好,她最喜欢吃珍珠圆子了,我买点猪肉跟糯米,等中秋做给她吃!”
她身上穿着一件很旧的看样子像是年轻人淘汰下来的粉色T恤衫,仔细地挑选着糯米,粗糙的手抓起来糯米,凑近了看,生怕里头有一颗不好的,回头影响女儿吃珍珠园子的口感。
华宁举着相机拍摄着,心里酸酸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