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州是个山城,辖区的县区都是山县,如果这个构想成立的话,确实是1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但是不能光凭1篇论文就改革吧?这是个大工程,叶浩得去找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
他去调查了1些情况,发现沿海江浙地带有些县城就是采用了这种办法发展,据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叶浩在安州跑了几天,他发现1个最现实的问题:投入太大。
以万川县为例,农村人口过多,要完成这1壮举,除开其他1切因素,至少需要百亿。
有件事堵在心里实在难受,叶浩干脆回家找老爹去了。
叶书记听了儿子的设想,就问了1句话:因地制宜嘛?
叶书记说:“任何政策都要紧密结合当地实际,山县大城在安州实施的问题很大!为什么呢?因为安州所有县区的农业人口都比城镇人口多很多。我们改革肯定是怎么方便怎么来!比如3十万人口的县城,你要把20万农业人口搬到仅有10万人口的县城去,不觉得有点搞笑吗?不说老百姓同意不同意,代价多大?这种方案适合那种人口本身就不多的县城。”
“这种政策是最不切实际的,到时候只会让安州彻底破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