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捐赠考察 (2 / 3)

        “王书记…您好,终于见到活得了…”

        这些人都是与王成素不相识的陌生人。

        原定的十人都到齐了后,王成和章锋带着大家去会议室先行沟通了,并留下了董鹏和肖俊俊在门口继续迎接有可能会来的其他网友。

        “现在大龙镇学校最大的问题就是没钱发展,很遗憾,作为分管教育的副县长,县里压根挤不出钱来对学校进行升级改造,所以导致在如此发达的今天,仍然让孩子们生活在如此艰巨的条件下!”给大家发完名片后,王成开篇点题。周围的融媒体记者在拍着照,来参会的企业家和个人也纷纷拿出手机或拍照、或直播。

        “没关系的,王书记,我们这些人在网上已经了解过相关情况了,我们都是代表个人或者企业来谈捐赠的,您也别有顾虑,有什么问题尽管说。”其中一位省内某汽车龙头企业的经理荣乐说。

        “对,虽然我们这些个人代表,没有在座的一些企业财力雄厚,但我们帮助大龙镇孩子的心是真诚的。”一位个人代表发言道。

        “谢谢你们,谢谢大家,讲心里话,一所国家的公办学校,还需要民间力量来帮助,真的挺惭愧的,再次感谢大家的仁心厚爱,那我就不客气了。镇里各学校一共有60余名老师,幼儿园、小学、初中共有600余名学生,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就有住校生,不过小学的住校生少,很多都是家长在附近租房子带孩子。我们正准备挪一部分老师公寓出来,经过前期规划应该能住下,这就不浪费大家的钱来兴建宿舍了。镇中学有近400余名学生,初步决定搞八人间,和大学一样,上床下桌,那就需要50—60个房间,为了和学校其他建筑相协调,我认为可以建成三层小楼,每一层20个房间,软硬装加起来初步预算可能需要150万左右。”王成对这些数据脱口而出。

        “镇里这么大,才这么点学生?未来乡镇教育堪忧啊!”荣乐感慨。

        “这貌似已经成了全县乃至全省各乡镇学校的通病了,有点钱的都去县城或者省城买房了,所以剩下来的这些学生,实际上是更加需要爱护的,这两年,县里高中升学率越来越低,给乡镇的这些孩子带来更大的压力,如果不给他们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那他们真的就输在起跑线上了,就真的产生所谓的阶级固化了,这对这些孩子来说是不公平的。”王成说得很真诚。

        “我自己就是从农村出来的,我知道一个农村孩子要想读书读出去有多难?我读高一那会,我的英语考110分,已经在乡镇初中全校第一了,结果到了高中,班上那些城里的孩子一个个都130、14,甚至班上还有恐怖的149的,这种差距是智力差距嘛?更多的是教育资源的不平衡。”

        在场的听着这些都不断地点头,不少个人代表的直播公屏内,都有着“感同身受”、“破大防了”之类的评论,王成说到了大家心坎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看这书的也喜欢看
拿了BE剧本的我被前男友们缠上了林门娇咖啡馆里的第五种味道尚食女官在九零我为祖国添砖加瓦[快穿]墨絵接文-待花绽放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