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敌酋英国人格兰特和法国人孟托班都已授首,此战歼敌一千五百人,我方伤一人。英法已经退兵了,英国代表额尔金,法国代表葛罗,今天上午已经向臣递交了停战协议,请求和谈,俄国驻华公使伊格那提也夫从中调停。臣已经同意了和谈,时间就定在明日。娘娘,京城,保住啦……”恭亲王二十八年的人生里已经听过见过太多太多次清军被洋人打得毫无还手之力的战报,第一次,第一次战争的结果完全掉了个儿,四十二个人,只有四十二个人啊,杀了一千五百多个洋鬼子,洋人将领们更是几乎死伤殆尽,只剩下一些散兵游勇。
恭亲王失声痛哭,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他已经压抑得太久太久了。
“皇后娘娘,皇后娘娘啊……”大殿外面远远的就传过来嘹亮的哭声,随着一大群人影进来。那是僧格林沁的声音。他后面跟着胜保,瑞麟,还有留存在京城的各部大臣。僧格林沁大概是这里面最伤心的人了,他的三万蒙古骑军,大清朝最精锐的军队,全部在洋人的枪炮下殒命,愚蠢的勇敢,让人敬佩的勇敢。
“佛祖显灵,祖宗庇佑。大家快都起来吧!”婧瑜俯视着大殿上的众人,心里长出了一口气,这第一关,算是过去了吧……
三十年之后,在八里桥突袭中幸存的英国士兵安德鲁西蒙斯写了一本书,书名叫《东方远征日记》,里面记录了关于这场战役的祥细情况。
1860年9月30日
我经历了一生中最难过的一天,十天之前,我们在北京的八里桥打败了据说是清国最好的军队,他们是那么的不堪一击,士兵们手里拿着可笑的长刀和长矛,骑兵身上背着棉软无力,根本射不到人的弓箭。
他们的指挥官那么愚蠢,连格兰特将军的一个脚趾都不如,完全没有任何的指挥艺术可言,只会让他们的士兵不停的冲锋冲锋。那些可怜的士兵一排又一排的走上桥头,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的上来,就像是排着队在等着被执行死刑,但是他们一个都没有逃跑。他们很勇敢,但谁让我们是敌对的呢!跟清国人打仗实在太简单了,我们只要站在那里不停的开枪就行,除非你运气特别的不好,被对面偶尔射过来的流弹伤到,那就没办法了,我们有十二个可怜的士兵运气实在是不怎么好。
一上午的时间,我们就杀了他们几千人,除了那十二个运气太差的可怜的家伙,我们毫发无损,这太不可思议了,一场上万人参加的战役,我们三千人对阵对面的上万人,他们死了几千人,而我们只损了十二个人。谁能相信远东最富裕最强大的国家是那么的不堪一击呢!虽然他们一直都那么软弱,可是每一次的战斗还是能刷新我对落后的认知。
清军撒退了,我们占据了他们的营地,帐篷里还有他们没来得及吃的早餐呢!这场战役我们打光了所有的弹药,只好原地扎营等着后勤部队来送补给。清国人已经吓破了胆,他们的皇帝第二天就带着老婆孩子还有他的大臣们逃跑了。我们的骑兵可以任意的在他们的京城外驰骋,除非直接走到他们的城墙下才会遇到一点象征性的抵抗,其它的地方,我们想怎么样就可以怎么样。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