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 问题的关键在于,凭什么? (9 / 13)

        通过这种方式,李有福虽然年纪轻轻,却再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就成为一个十万元户,算是个体户里的一方大佬了。

        不说别的,光在他手底下吃饭的小弟,就有好几十号人,早已经脱离个体户的范畴了。

        可到了这时候,他反而陷入一个瓶颈期,因为再往上发展,就不好办了。

        规模大了,如果再想更进一步,此时只有两条路。

        要么,就找个正规的国字号单位挂靠,洗白变工人。

        要么,就继续偷摸的扩张,然后拉帮结伙,成立一个好像菜刀帮那样的地下团伙。

        李有福当然不想当地下团伙的老大,而是想着找单位挂靠,因为这样更安全。

        他当初为何选择图书音像制品,不就是因为这些东西相对更安全吗?

        可在1983年,大多数的国营单位,尤其是京城的国营单位,那都是很傲娇的,哪怕再穷,也都看不上像李有福这样的人,不可能同意让他挂靠。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看这书的也喜欢看
总之成为偶像吧!苦涩的咖啡等不到收件人的信纸先生安静的敌人你病房的门没关。愿爱仍在缝隙中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