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它小,该有的全都有。”李然边走边介绍,语气里带着些许熟稔的自豪。
教学楼共有三幢,一老两新。最古老的一幢靠近校门,楼T的外墙颜sE已经泛h,墙角的灰泥有些脱落,但仍然被悉心维护着,像是这所学校的“根基”,承载着过去的痕迹。新建的两幢教学楼则更加现代化,玻璃窗明亮整洁,走廊宽敞,墙面上的公告栏上贴满了竞赛获奖名单和学习标语。
穿过教学区,能看到实验楼,一整幢的大楼,配备了各类实验室和功能教室,听说是最近几年才翻新过的。它和老教学楼形成了鲜明对b,像是新旧时代交替的象徵。
再往里走,是运动场。半标准的足球场草皮算不上顶级,但依旧能看到学生在上面奔跑的身影,球场边的水泥看台上,零零散散坐着一些休息的学生。旁边是六个篮球场,篮球场上反倒b足球场更热闹,一群学生正在热火朝天地打球,汗水洒在地上,伴随着球鞋摩擦地面的咯吱声,青春气息十足。
“这里的T育生不多,但篮球氛围还不错。”李然朝篮球场瞥了一眼,补充道,“有些学生学习不行,但打球是真厉害。”
“我看出来了。”我笑了笑,视线扫过球场上的几个学生,他们动作敏捷、配合流畅,显然是长期训练的结果。或许在这个讲求成绩和竞赛的学校里,他们把球场当成了自己的主场。
再往里,是宿舍区。男nV生宿舍各一幢,建筑风格和校园整T风格一致,典雅但不算豪华。宿舍楼前挂着写着“严谨、求实、奋进”的横幅,楼下的小卖部里,几个学生正聚在一起买东西,偶尔有人边走边低声聊天,带着一种学校特有的日常烟火气。
走了一圈下来,我对砚石高中大致有了个轮廓。这里不算富丽堂皇,但五脏俱全,麻雀虽小,却自有一GU厚重的积淀。不像那些市区重点中学,有的是金钱堆砌的豪华感,这里更像是一个拼命想证明自己的地方——就像它的学生,甚至包括它的老师们。
我低头看了一眼手机上的时间,面试的时间快到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