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烟云 (3 / 6)

        比如大顺军的余部十余万人改编的忠贞营,若粮饷跟的上,有稳固的地盘和打仗的理由,这股军队的战斗力也并不算弱。

        在南明初期的湖广战场,顺军残部就多次获得胜利。

        但南明军队在几个文官大佬的指挥下,不仅不配合顺军,还多有提防和排挤。

        双方嫌隙暗生,甚至到火拼的地步,结果在清军势弱时未能抓住机会,恢复湖广,占据长江上游。

        很多事,就是在无谓的争斗和猜疑中被破坏掉,错失良机,令人扼腕痛恨。

        闵元启毕竟是世代相袭的卫所武官出身,将门世家出身在明末时确实也证明了自己的忠诚。统兵大将,出身营兵或非卫所出身的,比如左良玉吴三桂之流,实在谈不上什么忠诚。将门世家出身死战殉国的就是数不胜数了,特别是尤家,贺家等世家在最后关头,死战不降,李自成差点就因为这些将门的牺牲打道回西安了。

        闵家好歹也是正经的世代将门,闵元启再有剿匪杀盗的名头,在士大夫眼里差不多也就可资信任了。

        有了大好名声和可倚重的实力,那就天下何处都可去得,不管是流落到浙江福建或是湖广云贵,反正都能有安身之所。

        闵元启不觉得自己眼前的战绩值得一提,令他欣慰的只有两条,一者保住了根基,可以继续源源不断的赚银子,夯实根本。二来便是借此战鼓励了将士,更大程度收拢人心,使将士们更加忠诚勇敢。

        当然,闵元启的军功带来的好处,还有将士们全部成了有实战经验的老卒,在大河卫和云梯关的权势会大有增加,这些好处也会源源不断的被闵元启拿到手,只是没有前两条来的更加重要而已。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看这书的也喜欢看
嫡次女的娇宠日常对偏执权臣恃宠而撩后嫁给前夫他爹王妃他富可敌国宫倾现代篇被娇软公主捡回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