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2.连城计寻三长老 (3 / 4)

        众所周知,对于诸葛亮的这次北伐,决定忽然,曹魏猝不及防,并没有做好该有的防备,若蜀军猛然出现在祁山,南安、天水、安定三郡,一定会让曹魏朝野纷争,民心涣散。

        这时,如果魏延的五千精兵也在长安现身,这将是记入史册的一大壮举,何等的威风。

        然而身为军师的诸葛亮考虑的更远,当时诸葛亮妄图北伐曹魏,领导数万兵马,岂能儿戏,他会把每一个可能,每一步失误算计在内,而魏延提出的子午谷奇谋,简单的说,就是魏延率领万余精兵从子午谷道快速赶到长安,过关斩将,一举拿下长安和潼关,而诸葛亮带着大军会师于潼关。

        魏延想的倒是好啊,就这么不质疑自己行动的成功率,一介莽夫,做事不加思考,但诸葛亮不能胡来,但是在诸葛亮看来,这是一个有巨大风险的计划。

        首先,作为奇袭计划,速度是不可忽视的一环,只有快速达到预定指定位置,才能使攻击变得有力,不过,从子午道可知,子午谷,南北纵向,长约三百三十公里,北起陕西省长安县西南秦岭山中,南至石泉县。

        北方出口称子口,南方出口称午口,子午谷山势之峻,途径恶劣,就如李白在蜀道难上说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他想通过子午道直达长安,按距离来说,并不长,但由于地势的阻碍,魏延的奇兵并不一定能够按时到达。

        而且,就算魏延能够及时到达,经过险峻的断崖,早已人困马乏,别说作战,不直接爬地上休息就是好的了。

        若是夏侯知道此况,坚决拒战,以逸待劳,那这一路奔波,便没了任何意义。因为魏延没有援军,也无后勤补给,这样的僵局越长,只能等到全军覆没是结果。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看这书的也喜欢看
小妖不成神武动乾坤你不乖别想掰弯我喜欢你时,如见春光青云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