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宁的潜台词就是,如果你赵顼用了攻打辽东城的办法,那暴君的名声就逃不掉了。
赵顼一时间沉默了,宋朝的君主代代都比较看重仁义的名声,如果一场战争导致普通百姓死伤数十万,这个名声确实不好。
富弼捋须笑道:“说不定没有那么夸张,在宋军的高压事态下,辽国很快就会屈服投降。”
范宁摇摇头,“据我所知,耶律洪基不是这样的人。”
就在这时,外面有侍卫报告,“启禀陛下,辽国使者求见,是辽国叁知政事韩孚。”
赵顼微微一怔,他随即对韩琦道:“韩爱卿去接见一下吧!看看辽国使者想谈什么?”
韩琦行一礼,匆匆去了。
赵顼见范宁面带笑容,便问道:“范爱卿知道辽国使者要来?”
范宁点点头,“只能说猜到他们要来,无非就是求和和投降,投降不大会,但求和肯定会有,或者就是像匈奴或者突厥一样远遁,游牧民族嘛!如果辽国这样干,微臣一点都不奇怪。”
“范爱卿觉得我们有必要接受求和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