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九章 地块抽签 (4 / 5)

        一万劳工没有休息时间,在很快便进入了状态,现在还没有进行仓库商铺修建,军城的地点也没有确定下来,劳工们便开始伐木烧砖。

        范宁在新港呆了三天,十几名官员和商人跟随他忙碌海港规划,在众人的群策群力下,海港的规划图终于制定出来,码头分为军码头和商码头两部分,军队战船码头在北面,占据了码头的三成,是一个比较独立的码头。

        南面广大区域则是商码头,可以供十艘万石大船同时停泊卸货,外围的海湾内则可暂时停泊上百艘万石大船。

        商港内又一共分为三区一城,分别是仓库区、贸易区、商业区和新港城,道路宽敞,四通八达,后面小城则是官署以及居民住处。

        所有的地块都已经用石灰画好,港区的轮廓便出来了。

        码头上,一百余名商人争吵成一团,虽然可供选择的地块有数百块之多,但每个人都想拿到最好的地块,也就是第一排的铺面。

        贸易区的地块一共有四排,第一排有六十一块,其中最中间的一块是市舶司官衙,每一艘商船到来都要进行登记。

        三佛齐王国都城末罗瑜的海港也有税署,每个商人根据货值须交三厘的商税,也就是百分之三,然后凭借税单出港离去,如果是一卖一买,那就要交两次税,税率实际上就变成百分之六,这个税赋相当高。

        但宋朝的新港实施免税,无论货物进出,在这里都不需要交税,但必须服从管理,如实登记货物种类,但海外货物进入大宋,却要交三厘商税,在广州、泉州、明州等港口交税,在新港则不需要,这就给海外商人一个错觉,在新港贸易完全免税。

        但羊毛总是出在羊身上,坐地中间商当然会在讨价还价中,把这三厘的税加上去,但比起三佛齐商人高昂的中间抽利,宋朝中间商人还是显得厚道、公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看这书的也喜欢看
总之成为偶像吧!苦涩的咖啡等不到收件人的信纸先生安静的敌人你病房的门没关。愿爱仍在缝隙中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