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的周三时间,又是一周两次的解剖复习课程,地点仍是在庄丝若居住的社区阅览室,也是梁起风承租的社区。
这一天傍晚,梁起风一反往常,提早了许多时间到达,因为他有一些关於中医针灸的事情,想要请教庄丝若。
「昨天我被你针灸完後,回去有大概半天的时间,有残存一些酸酸胀胀的感觉,甚至在晚上睡觉的时候,都还可以觉察到….像是某种劲流,在身T里传窜的感受,但是那种流窜方式,似乎与我认知的神经走向不同。」梁起风陈述了自己的经历。
「那是气在流走的感觉,与神经传导不同,气是取道於经络,而非神经,所以游走的方式也与神经不同,神经通常都是单一走向……如同运动神经由中央发於末梢,而感觉神经由末稍传於中央,但是气走经络时却不同,它可以是双向的、多向的传递,可以由上而下、也可以由下而上,可以由内而外、也可以由外而内,可以由中枢往末梢,却也可以由末梢往中枢。」庄丝若解释着。
「这麽说的话,好像是……我在晚上睡觉的时候,所感觉到的流动,确实像是多方向的,不是只有单一传导路径,这个是气?」
「对,中医时常在讲的经络气血,就是这种东西,气走经络、血走脉管,两者会相互协同,而针灸可以诱发出短期较强烈的气行,所以你才可以感觉得到,要不然气在人T身上,本来就是分秒都在循走,但是你平常却没有感觉。」
「气走经络,血走脉管,你说的脉管应该就是血管,这我可以理解,那经络是……好像也不是淋巴管,却也不是神经束。」
「可能就是筋膜网络间,所形成的立T空间道路,中医的老祖宗,早就发现了经络,也发展了针灸,但是我觉得西方医学的解剖学,例如像是解剖列车这本书,是更进一步、更明确地,发现了类似於经络的实T。」
「筋膜网络间,所形成的立T空间道路?你说的是,筋膜线?」
「类似……我之所以一直强调类似这两个字,是因为筋膜线与中医针灸的经络分布,在经过学者专家b对後,大概是七八成的相似,还没有到百分之百,所以我认为这中间,应该还有些没完全弄清楚的东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