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若古和李和碰了一杯,然后道,“这你就不懂了,大概1988年,全国都在整顿清理三角债,可是呢,没多大效果,特别是近期,这个雪球越滚越大,边清边欠,前清后欠,越清越多,总额已经超过2000亿。今年啊,国务院和各部位是出狠招了,你说的这个什么熊海洲,要是真的资不抵债,那就麻烦了,算赶上风头,从银行获得后续贷款的可能性基本不大。”
“说正题,跟扎海生有什么关系?”三角债的事情,李和比李若古还清楚,自然不需要他去解释。他只是想知道扎海生能帮得上什么忙。
李若古嘿嘿笑道,“最高法和最高检都是他那一届的同学,都比我低一二届,我基本都不认识。别这么看着我啊,我们那一届同学本来人就少,何况能出国的都出国了,回来的也就没几个人。”
“行吧,我心里有数了。”李和抿完最后一杯酒,“你升职了?”
“我哪里能有你好命,没用几年时间就成了大财阀,我命运不济,就只能这样。”李若古话锋一转,又道,“我在美国的时候,看到你一个同学了。一个戴眼镜的,记不得叫什么名字了,就是你们以前寝室的。”
“陈硕?”
“对,就是这家伙,我在长岛一个联谊会上和他见过面,混的不错,现在在bnl做研究员。好像搞什么对撞什么的,我也不懂。”
“加速器对撞机。”对于陈硕能进bnl,李和还是很佩服的。
不必安慰平庸者的自尊,人与人最大的智商差距超过人与猴子的差距,有些东西真不是努力就可以代替天才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